关于母猪饲养问题的思考
核心提示: 本文系统思考了后备母猪、妊娠母猪、哺乳母猪的培育问题。 |
中国是世界第一养猪大国,2005年全国生猪存栏量为4.9亿头,出栏量约为6.5亿头,猪肉产量5009.4万吨,占中国肉类产量的64.5%;我国猪的存栏数占世界51%、猪肉产量占世界48.9%。2005年我国畜牧业总产值达到1.33万亿元,其中养猪业占畜牧业经济总量的64%,约占农业总产值20%,养猪业已成为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中支柱性产业。同时我国养猪业已从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粗放经营向集约经营转变,成为我国农村和国民经济中相对独立的、发展速度快、产业化程度高、经济效益显著、科技贡献率较高的产业。
养殖数量多、发展速度快是我国养猪业一个基本特征,但2007年5月以后猪肉价格迅速攀升,已经达到了历史的最高点,引起了政府的高度注意。其原因是国家开始重视三农问题,调节农业产业政策后农民更愿意务农;再加上2006年高热病的影响,更多过去以养猪为主要收入的农民,补栏积极性不高,规模化养猪提供的可上市商品猪源又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所以会导致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生猪价格会在高价位上运行。养猪利润的上升会加速中国养猪业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的进程,因为利益会吸引大量的资金进入这个行业。虽然我国养猪数量很多,但生产水平与欧、美还有很大差距。欧洲先进的大型养猪场已经可以做到每头母猪年提供商品猪27头,而我国规模化养猪场大约平均水平只有18头左右。这个差距是巨大的,相当于我们每养一头母猪每年少产一窝猪。笔者一直在思考是品种问题、还是设备条件或者饲养管理技术的差距,所以想借《养猪》杂志谈谈个人对国内母猪饲养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1 观念是第一限制性因素
笔者认为,我们的品种与欧、美并没有多大差异,规模化猪场饲养的品种基本来源于近几年从欧、美引进的品种。是不是饲养条件及设备的差异?笔者认为也不是。前段时间笔者陪同一位欧洲养猪专家参观国内一家养猪场,设备条件很一般,但窝初生活仔数平均可达12.5头以上,平均窝断奶成活数11头以上,专家看了赞不绝口。虽然设备条件很一般,但生产水平与欧洲很接近,外方专家认为人力资源可以补偿设备条件的不足。技术差距还是关键,又是什么影响了技术?笔者认为是观念。中国几千年的历史自古以来就把猪定位为杂食动物,人不能吃的东西才给猪吃,猪根本就不用吃那么好;但现在的猪变了,与我们20年前养的猪相比较可以说完全不是同一种猪。现在猪的背膘比30年前中国品种至少下降了50%,随着瘦肉率的不断提高,现代猪与其祖先相比对营养更加敏感,而我们大多数猪场没有对这种变化高度重视,养的是现代品种,用的是旧的饲养模式,低投入又想高产出,这是根本不可能的事情。
笔者发现,我国猪场有一个共同的特征:在引种时舍得花钱,但饲养过程中却舍不得花钱,养的是优秀品种,用的是旧的饲养管理方式,吃的是低标准饲粮,结果必然是良种的性能不得发挥。
2 后备母猪培育阶段的误区
一个具有优秀繁殖能力的基础母猪群,始于后备母猪的培育。而很多猪场对后备母猪的培育重视程度远远不够,后备母猪培育结果对繁殖母猪一生都会造成巨大的影响。
2.1 不使用母猪专用的饲料
有很多猪场后备母猪不使用专用的饲料,与育肥猪养在一起吃在一起,等体重够了就开始配种,这样的母猪怎么能高产?现在的瘦肉型母猪在后备阶段对微量元素、常量元素、维生素的要求一般都会比育肥猪高30%~40%,有的营养素甚至高1倍。我们希望后备母猪配种时骨骼能够充分的矿化,为未来的高繁殖性能奠定良好的基础。
2.2 母猪培育阶段过度限饲
有很多猪场后备母猪培育阶段过度限饲,导致配种时体重偏小,配种时P2背膘厚度低于要求标准(最后一根肋骨处,距背中线6厘米处的背膘厚度,配种时要求达到18~22毫米),国内很少有猪场测量后备母猪100千克体重时P2背膘厚度(12~14毫米),这个指标对营养师很重要,因为营养师要根据这个指标调整后备母猪饲料配方中各种营养素的供给量,以确保后备母猪配种时P2背膘厚度能够达到18~22毫米。测量P2背膘厚度的意义是能够清楚的知道母猪的储备能力。大量的试验已经证实,配种时母猪P2背膘厚度如果能够达到18~22毫米,母猪使用年限会延长,初产时泌乳能力强,这个指标几乎可以影响母猪的一生。而我国大多数猪场不具备测量P2背膘厚度的能力,这些猪场可以参照另外一个简单的指标,就是让后备母猪能在150日龄达到100千克体重。有很多猪场的育肥猪生长速度都很难达到这么快;第二次发情配种时体重能够达到125~135千克。配种时体重大的母猪繁殖能力表现好,而很多猪场母猪初产时在限位栏中还能转身,这样的母猪没有办法高产,因为储备很快就会消耗殆尽而表现出泌乳能力不足,而且二产以后的生产指标均会受到影响。
※ 本文来自于互联网,如有侵权请和我们联系删除